[轉貼] Life is about memories, not diamonds:把錢花在「經驗」的人比追求「物質」的人更快樂
我們都知道,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無一不是在追尋快樂的人生。然而快樂的真諦到底是什麼?有些人認為把每個月辛苦賺來的錢拿去買新鞋犒賞自己就能倍感幸福,有些人則是覺得如果把錢存下來去旅行在心靈上面得到的會更多。
[轉貼] Life is about memories, not diamonds:把錢花在「經驗」的人比追求「物質」的人更快樂
我們都知道,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無一不是在追尋快樂的人生。然而快樂的真諦到底是什麼?有些人認為把每個月辛苦賺來的錢拿去買新鞋犒賞自己就能倍感幸福,有些人則是覺得如果把錢存下來去旅行在心靈上面得到的會更多。
附近開了一間泰式推拿店,聘的都是來自泰國的師傅。店裡有個玻璃櫃,裡面擺了很多白色小罐子,我原本以為是乳液,後來才知道那是泰國人愛用的美白霜。
「真的很有用喔!」按摩師說,把手舉到臉旁邊,讓我比較色差。
但我不免覺得她用過頭了,像是塗了一層白色面膜,很不自然。
「妳想把自己塗白,但還有很多女生想把自己塗黑呢!」我告訴她。
她笑著搖頭:「不懂!」
身陷於每天的工作,你總是忙得焦頭爛額。暢銷商管書都說,你必須找出自己的目標,訂出發展的方向,才能朝想要的地方前進。不過,光應付日常瑣事你就已經一個頭兩個大,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好好傾聽自己內心的渴望,找到未來的方向?
在日本被譽為夢想實現家的山﨑拓巳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自己開一場會」。他在《一個人的會議時間》中列舉了13個討論問題,當你每個月都試著用這些問題自我辯證、書寫紀錄,未來目標的輪廓就會慢慢浮現。他提醒,這些問題的回答並不是重點,而是透過自我提問的過程,察覺自己內心的情緒和想法,找到「原來我有這種心情啊」,確認潛意識中真正的渴望。
為什麼,要熱血?(by宥勝)
工作五年多,正好是人生衝刺到一個階段、然後熱血差不多消磨殆盡的時刻,因為我的確很久沒有全身熱血沸騰的感覺了…
24歲在獨自旅行時,雖然遇到過很多年近30、正在重新尋找自己人生的旅行者,卻從來不懂他們真正的心情,我只覺得,還好自己年紀輕輕就有機會出來闖盪,或許就可以對人生少困惑個四、五年吧?但是等我自己走到了這個歲數才知道,每個階段的想法其實都不一樣。
[思考] 印度最有智慧的四句話:
1.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
沒有人是因為偶然才進入我們的生命。每個在我們周圍和我們有互動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許要教會我們什麼,也許要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一個情況。
文字的力量是很驚人的,有時我們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可能都會對生活、甚或是人生帶來重大影響。《赫芬頓郵報》整理出以下十句可能會對人生造成負面影響的話,若你常常將這些話掛在嘴邊,務必試著接受他們的建議,讓生活更加正面積極。
想清楚自己的舞台,做自己想做的事,跟自己證明自己,不用管其他人的酸言酸語,他們只是羨慕你的成績罷了。
在網路上看過一篇短文:
「20歲時的人,會顧慮旁人對自己的看法;40歲時的人,已經不理會別人對自己的想法;60歲時的人,發現別人根本就沒有想到過自己。」
有一隻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它死過一百萬次,也活過一百萬次。
它是一只有老虎斑紋、很氣派的貓。
有一百萬個人疼愛過這只貓,也有一百萬個人在這只貓死的時候,為它哭泣。
但是,這只貓卻從沒掉過一滴眼淚。
Everyone has the power to be extraordinary,
no matter where they come from or what their circumstances,
it's just a matter of belief.